从化学粉末到风味科学,看茶饮师如何破译酸甜密码|职业进化论

2025-04-30 22:09:00   四川发布

开栏语:

时代的齿轮从未停转,职业的边界正被悄然重绘。当数字经济重构生产逻辑、银发浪潮催生服务需求、消费升级呼唤新供给,一群“破界者”已站在了职业进化的一线──他们可能是为老人“沐浴尊严”的助浴师,是穿梭医院化解孤独的陪诊员,是架起“空中的士”的试飞先锋,也是用一杯茶饮调制生活美学的研发师……这些新职业的诞生,是时代需求的镜像,亦是人性温度的注解。  

当职业定义不断刷新,我们如何让创新与守正共生,让价值在变革中留存?即日起,四川发布特别策划推出“职业进化论”系列报道,让我们跟着“新饭碗”走进人物背后的故事,聆听数字浪潮下的个体呼吸,见证传统行业向新领域的无声变革。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随着新茶饮的迅猛发展,茶饮研发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这群新茶饮行业的“灵魂人群”是如何设计、调配和制作各式各样的新茶饮的呢?带着对这一新兴职业的好奇,记者采访了多位资深茶饮研发师,一起探寻新茶饮背后的创新故事。

立足兴趣爱好

茶饮师如何踏上风味探索之旅?

每天喝下300杯不同“奶茶”、切100次鲜果、在N种牛奶与茶叶中打转……茶饮研发师的日常往往就是这么“朴实”。

如今被大家熟知的奶茶早可追溯至1987年,中国台湾“春水堂”发明的珍珠奶茶被视为现制茶饮起源。随后现制茶饮品牌不断涌现,从中国台湾逐步扩张至中国大陆市场。四十年过去,在竞争白热化的茶饮市场中,从如何做好一杯奶茶,到如何进行口味突围、拿捏住年轻人的味蕾,成为朱明星每天都在想的事。

在饮品研发中心,十余种新品配方调试正同步推进。捻一撮刚到货的绿茶,嗅闻茶叶的风味,用不同温度的水注入,朱明星正对新到货的茶叶原料进行茶汤萃取;年轻研发人员则同步测试不同果汁浓度与热茶搭配的效果;角落里,还有研发人员正分组比对实验样本,配方数据实时更新于墙面上……一杯正在开发的饮品就诞生出不同的比例版本,这就是茶饮研发师一天研发工作中的一个小小切片。

“调饮师创作饮品,就像颜料之于画师、琴键之于作曲家,至于如何‘下笔’、如何‘谱曲’,主要靠灵感。” 朱明星从事茶饮研发近10年,从一位从事计算机工作的青年,到靠舌尖工作茶饮研发师,他告诉记者,他更愿意把这个行业称为“味蕾上的艺术”。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食物里的秘密。”朱明星坦言,自己对美食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个总在书房写作业的男孩,能准确嗅出厨房里飘来的每一缕香气──外婆的呛锅用到了新榨的油,锅里翻腾的排骨刚撒进了白胡椒粉。于是,他决定放下计算机,进入饮品行业“试试水”。

2017年的广州三一食品批发市场,朱明星穿梭在咖啡豆麻袋与奶茶原料桶之间,他看到了快消饮品的效率革命,相较于传统的中式茶饮,在奶茶店,消费者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点单,而店员则可以在更快速的时间内,用提前备好的原材料做出各种口味的饮品。然而,当时的饮品行业存在很多问题,“五颜六色化学粉末的排列组合,缺乏多元化和创新。”

如何来做一杯标准化的茶饮?成为那个时候,朱明星想得最多的是一件事。在探索过程中,星巴克的商业模式在某个瞬间击中了朱明星,“他们用经纬度给咖啡豆建档,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茶叶做风味图谱?”这个疑问在遇见广州YO!TEA时骤然清晰──排队人潮中,他看到日销2000杯的神话。

带着笔记本走进广西柳州的山坳,朱明星开启了“茶饮工程师”的转型。广西当地的水果品种丰富,这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我开始学习如何挑选和处理新鲜水果,以及实验不同水果品种与茶叶碰撞带来的差异。”木瓜、柑橘、荔枝……只要说得出名字的水果,朱明星都能一眼说出它的气味以及味觉特性。

西式甜品的知识,意外成为他的灵感源泉。了解到精品咖啡行业借鉴葡萄酒的经验,通过品种、海拔、气候、土壤等因素来确定咖啡的风味,并建立风味论进行评分。当他把凤凰单枞的兰花香、古树红茶的木质感、广西百香果的明亮酸度填入坐标轴,茶饮风味矩阵已见雏形。

2018年,当第一杯鲜果茶通过测试时,在朱明星的茶饮实验室爆发的欢呼声,宣告了一个新茶饮范本的诞生。这杯饮品的B面,是100多次配方调整、30多种水果筛选记录,以及被咖啡因浸泡的N个不眠夜。

洞察市场脉搏

如何用创意推动行业发展?

 2021年,人社部发布包含调饮师在内的多个新职业,开启了调饮师的职业化进程。到了今天,调饮师也不再是行业发展初期简单负责制作茶饮的“奶茶小妹”和“奶茶小哥”,而是细化出“门店调饮”“果茶调配”“茶叶选配”等多个细分门类,已经发展成了对制茶技能、设备管理、食安管理等各方面有更综合要求的新职业。

在朱明星工作的茶饮调配中心,记者看到,不同的配方写满了墙壁,从酸甜可口的水果,到香气馥郁的茶叶,再到醇厚浓郁的咖啡,各类原料在这里碰撞出奇妙火花。调配比例,挑选食材,记录数据……不同的年轻人各司其职,共同勾勒出“茶饮研发师”这一职业图谱。

“我认为我们更像是厨师,虽没有传统厨房的油烟与烟火气,但同样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动态,精准地驾驭产品风味。”90后茶饮研发师陈韦玮这样看待这份职业,他认为,茶饮研发师的核心能力在于对市场和风味的把控,创造出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在陈韦玮工作的组群,小伙伴们每天说的最多的词是“涩了”“酸了”“甜了”……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的年轻人,每天喝下30杯饮品,在酸甜苦辣中找寻、构建风味。

在当下市场“内卷”浪潮近乎白热化的态势下,餐饮品牌如何才能打造出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风味?面对这一问题,陈韦玮向记者分享了他最为认同的理念:研发并非盲目创新,而是基于对风味的深入拆解与还原,将食材的每一部分味道都发挥到极致,最终呈现给消费者。

在被问及是否会有异想天开的瞬间时,陈韦玮说,“我们不会随意将苦瓜与某种水果和茶叶融合,除非这种搭配经过成熟的验证,能够真正令人愉悦。”在他看来,创新需要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支撑,而非单纯的天马行空。虽然创意灵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但任何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之上。 

“爆款产品的诞生往往带有偶然性,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让消费者感受到我们长久以来积累的经验和技巧。”陈韦玮和小伙伴一直认为尽管爆款的寿命可能较短,但这种内卷现象并非完全是坏事,这恰似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促使整个行业不断进步,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更多品质卓越、风味独特的产品。

随着消费者味觉审美的不断提高,大家不再满足于那些用大量糖来掩盖物料瑕疵的饮品,而是更加注重饮品本身的质量和成分。作为“初代”茶饮研发师,在朱明星看来,“茶饮研发师需要不断精进,洞察市场,满足消费者对新风味、新食材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王洋 许明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