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午,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授牌。记者在首次对外公布的新区空间发展规划解读中,发现了“成渝将在新区内共建西部科学城”这样的高标准布局。接下来,这座成都东边的“未来之城”将如何生长?城市空间如何布局?5月6日下午,刚刚授牌成立的成都东部新区,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在成都东部新区市民中心大讲堂会议室解读成都东部新区规划。
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的理念转变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
·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
·从“无序蔓延”到“组团紧凑”
·从“高楼林立”到“宜居适度”
·从“传统建城”到“未来城市”
战略定位
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
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
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
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
发展目标
“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城市形态基本显现,天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逐渐凸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覆盖新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空间体系逐步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加速集聚,法规治理和政策支撑体系全面建立。
到2030年:城市功能加快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紧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公园城市品质显提升,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承载能力初步具备。
到2035年: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全球航空网络枢纽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核心支点,新经济新动能形成支撑引领能力,辐射带动成渝相向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效充分体现,集聚配置国际资源要素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
空间格局
形成七城联动的发展格局,以空港新城、简州新城为核心,与成都准州新城和简阳城区、德阳凯州新城、资阳临空经济区、眉山东部新城联动发展。
打造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沿沱江布局大型城市公园、重大公共设施等,打造城市重大功能集聚带,推动形成拥江发展格局。
城市体系
构建五级城市单元体系
城市:成都东部新区
片区:提供重大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成都东部新区共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30-60万人
新镇:城市产城融合的基本单元,成都东部新区包括14个新镇,每个新镇10-20万人
社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成都东部新区包括112个社区,每个社区1.0-2.5万人
组团:基本居住单元,每个组团6-8千人
产业发展
·做强五大主导产业,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打造金简仁产业带,形成龙泉山东侧先进制造产业带的核心支撑。
·重点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
·强化创新引领,推动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
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科学城,作为成都市“一核三区”科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产业链构建创新链,聚焦智能制造、航天装备等主导产业,汇聚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
打造创新街区、总部创新空间和微创新空间3类高品质科创空间。
生态建设
·锚固生态格局
·构建“2+2”两级通风廊道
·建设无边界公园城市,营造公园场景
公共服务
·坚持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原则,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锁定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新镇内构建特色市民生活圈,聚焦产业人群的差异化需求,精准配置公共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
·高效便捷的对外联系
·绿色便捷的内部交通
·绿色韧性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智慧城市
数字与实体城市孪生共长,推动城市智慧治理。(记者 张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