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四川这五年⑥ | 投资谱写新篇章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97万亿元

2017-10-11 17:16:46   四川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投资工作紧抓发展机遇,围绕调结构、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投资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作用,投资建设成果丰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基础。

投资总量实现新跨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97万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投资总量在高基数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3-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9.97万亿元,年均增长12.7%,2016年投资总量逼近3万亿大关,达到2.9万亿。

产业投资比重更趋优化, 2013-2016年,第一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6.1%,增速位居三次产业之首,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年均增长5.9%,比重有所回落,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持续上升,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由为2012年的36.1%提高到2016年的51.5%。十八大以来,四川在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投资呈现出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良好特征。

十八大以来,四川五大经济区投资协调发展,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率先突破,增速领跑,成都经济区总量支撑,共同推动全省投资增长,一城独大的局面逐步改善,竞相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房产、基建、民生工程......

“把钱用在刀刃上”成效显著

十八大以来,四川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3-2016年,全省房地产开发共完成投资1.83万亿元,年均增长12.8%。随着房地产开发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商品房供给充足,为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提供了较充足的房源。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 32.25平方米增加到34.91平方米。同时,住房保障工程扎实推进,对稳定房价、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四川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明显改善。2013-2016年,全省基础设施业共完成投资 2.8万亿元,年均增长16.5%,增速比全社会投资快3.8个百分点。2013-2016年,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年均增长12.6%,2016年末四川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519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人们出行更加方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年均增长21.1%;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43.1%,4G网络建设工程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差距、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十八大以来,补短板,惠民生效应凸显,四川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措并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2013-2016年,累计完成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2.1万亿元,年均增长14.9%,其中教育事业投资年均增长26.9%;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年均增长25.2%,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2年的390122张增加到2016年的519149张。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加大,设施极大改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四川发布客户端出品 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