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25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制定的《四川省射钉器材安全管理条例》(简称“《条例》”)。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射钉器材安全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共22条,主要包括条例适用范围、地方政府及部门职责、射钉器材安全管理要求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据介绍,《条例》秉持“小切口”理念,通过强化流向信息服务管理,着力防范射钉器材非法改制、改装枪支这个关键的安全问题。聚焦公共安全这一具体关键问题,以“小切口”力求“大突破”,旨在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着力破解当前安全管理难题,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条例》进一步明确公安、网信、经信、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完善相关部门工作协同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射钉器材安全社会监督,依法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动射钉器材安全管理工作全环节、全过程协同监督管理和有效防范。
《条例》还加强射钉器材生产、销售、使用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溯源和流向信息采集,实施综合治理、源头防范;细化对重点区域和人群的法治宣传工作,培养公众自觉抵制非法枪爆物品、保护野生动物的法治观念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射钉器材安全风险,充分体现法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确保立法导向更加鲜明、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
此外,《条例》还着眼于经济效益与安全管理相统一,积极构建经济效益与安全管理“两手抓”“两促进”的良好局面。
具体来看,《条例》一方面,加强射钉器材生产源头管理,依托科学技术研究应用和产品安全标准的提升,通过提升技术、提高标准,推动技术革新,提升产品安全防范性能,破解射钉器材安全管理难题。另一方面,鼓励、支持生产主体技术创新,引导、促使企业提升改进产品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射钉器材产业发展更加规范、健康、有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长浩